德看生活事

主頁 » Posts tagged '高達'

Tag Archives: 高達

承先啟後的《機動戰士高達NT》

多年來也沒有在戲院看過一套《機動戰士高達》的電影,不過因為這套《機動戰士高達NT》,我花了多個小時重溫22集《UC高達》,才勉強緊貼這套節奏明快、被視為「UC高達外傳」的《NT高達》。然而有些細節仍然未完全掌握,可能因為我沒有看過小說版《UC狩獵不死鳥》的緣故。

記得最初看見了「Narrative Gundam」的名字時,令我即時想起了後現化主義中的「敘事論述」,心想就連《高達》也要大搞甚麼解構的新詮釋——以駕駛員的自我個人論述和故事成為全新啟動高達和新類型人能力的亮點?哈哈!當然一切不會是這麼玄罷。

故事概要
這套電影的三位主角約拿(ヨナ・バシュタ)、米雪兒(ミシェル・ルオ)和莉達(リタ・ベルナル)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其中一人在「一年戰爭」發生初期預知了殖民衛星墜落事件的發生,結果拯救了鎮上居民避過災難,三人也被傳媒稱為「奇蹟的孩子們」。幾年後三人被送到泰坦斯(Titans)的新類型人研究所,而支持奧干(A.E.U.G.)的羅氏商會亦介入了事件,最終米雪兒由軍方安排送到羅氏商會的羅宇明收養,莉達則在格里普斯戰爭後被送到地球聯邦軍的特別部門接受進一步試驗訓練計劃,約拿亦繼續留在地球聯邦軍中。

直到兩年前(宇宙世紀0095年)莉達參與UC高達三號機鳳凰(Phenex)的試驗飛行,期間出現意外,莉達和鳳凰自此不知所踪。至宇宙世紀0097年,鳳凰再次在宇宙出現引起了羅氏商會的注意。另一方面,為了捕捉這架「逃亡了」的機動戰士,地球聯邦軍和新自護共和國決定合作進行捕捉行動,稱為「狩獵不死鳥」行動。

新類型人能力的新解讀
作為開展《高達》系列40週年的序幕,電影穿插了《高達》、《Z高達》、《ZZ高達》及《馬沙之反擊》等作品的片段,同時對於新類型人能力在戰爭中的應用提出新的解讀。事實上從第一套《高達》動畫面世後,不同時期的作品對於新類型人能力也有不同的理解:從最初宇宙移民因應環境轉變而衍生出來的能力,後來成為基連(ギレン・ザビ)發動自護公國人民參戰的宣言。而「一年戰爭」期間阿寶(アムロ・レイ)和娜娜(ララァ・スン)的新類型人能力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後者更以精神感應系統(PsyCommu System)藉強力的腦電波轉化為電腦指令,然後啟動機動堡壘(Mobile Armour)的鐳射武器。新類型人同時能夠超越三維空間的限制,與遠方的人產生內心的溝通和瞭解。

到了格里普斯戰爭,新類型人能力又再表現出一種更強大的力量:Z高達與The-O終極對決中,多位已在戰爭中犧牲的新類型人亡靈合力阻擋著The-O的攻擊,同時啟動了Z高達的「生命感應系統」(Bio-sensor system)將斯洛哥(パプテマス・シロッコ)擊殺。

到了第二次新自護抗爭(宇宙世紀0093年),新類型人能力進一步發展出精神感應框架(Psychoframe)──駕駛員的腦電波直接傳送給機動戰士骨架上的微型機械框架,使身為「駕駛員」的新類型人能將機動戰士視為身體一部份操作,並且可以使用各種武器。同樣這種精神感應框架還能利用不斷增強的腦電波使機體產生巨大力量。就在v高達與沙煞比的對決中,v高達發出的感應能力驅使其他機動戰士產生共鳴加入阻擋行動,同時其精神感應框架產生的腦電波使米諾夫斯基粒子達到一個超高濃度,因而產生飄浮效應來改變了殖民衛星墜落的軌道。

如今福井晴敏在《NT高達》中把新類型人的能力再作進一步探索:如何藉著精神感應框架與新類型人之間的共鳴,產生穿越時空的奇蹟,甚至成為可被人類駕馭的腦電波強化系統,產生了像《Z高達》結局中聯繫新類型人亡靈的力量。而電影中三號機鳳凰的出現,甚至最終如何打敗「帶袖」佐爾頓(ゾルタン・アッカネン)的新安洲,背後涉及新類型人的意識與精神感應框架共鳴的應用技術,福井也在電影中提出他的解讀及發展的新方向。

政治角力下的悲劇人物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幾位主角色其實也是故事中的悲劇人物:三人在童年時期被發現擁有特殊能力的「奇蹟的孩子們」,結果成為地球聯邦軍、泰坦斯、羅氏商會,甚至是新自護共和國之間爭奪的政治工具。莉達被送到地球聯邦軍接受各種艱辛及非人道的試驗計劃、被羅氏商會收養的米雪兒似是得以重獲自由而離開了二人,卻只有在政治角力的夾縫中以她的「預知能力」和羅氏商會的勢力試圖尋找鳳凰和莉達,背後更隱藏著更大的謀略和動機。只有約拿仍在心中記掛被帶走的莉達,她的離開為約拿內心帶來最大的痛苦。

其實莉達與約拿的處境,也有點像《高達》中的娜娜和阿寶。失去踪影的莉達似是繼續引導著約拿,然而約拿不斷的尋索只是捕風捉影。莉達希望可以繼續化身為鳥在天空飛翔,正好切合了鳳凰在宇宙中出現時的形態。

失望的機械設定
另一方面,這套《NT高達》的機械設定可能是令人感到失望的一環:作為主角駕駛的RX-9敘述高達只是源於RX-93 v Gundam的設定:官方表示這是以v Gundam開發時收集得來的數據而設計的多功能試驗型機體,故每次出擊時也會類似F-90高達因應不同情境而配搭不同的裝備。至於三號機鳳凰只是《UC高達》中獨角獸和報喪女妖的延伸,真正的新意其實不多。

另外佐爾頓駕駛的新安州同樣也是新意欠奉,跟弗爾・伏朗托的紅色塗裝相差甚遠,再加上他的跨張及瘋狂行徑充滿著「山寨版」的感覺,由他發動引爆核電廠的計劃更是有點兒戲及屈機。不過約拿的敘述高達與新自護號II的對決卻又似是向當日RX-78高達和自護號決戰場面作出致敬,也令我們這些「初代高達」的忠實擁躉十分受落。

作為「UC高達外傳」,電影中除了安排《UC高達》的奧黛莉(米妮瓦)的出場,難得的是正傳的男主角巴納吉也有出鏡的機會,看來日後的「UC NexT 100 PROJECT」應該不會缺少了《UC高達》延續篇的出現。

充滿反戰意識的《口袋裡的戰爭》

寫完了一篇《Z高達》,忍不住要多寫一篇有關《0080口袋裡的戰爭》(機動戦士ガンダム0080 ポケットの中の戦争)的評論。雖然那已是將近30年前(1989年)的動畫作品,但卻是眾多高達動畫中最有深度和最具反戰意識的一部動畫。

「一年戰爭」中的小故事
這部短篇的高達動畫只有六集故事,於1989年以OVA的形式推出,當時日昇(Sunrise)已經推出了電視版的《Z高達》(1985)、《ZZ高達》(1986-87)和劇場版的《馬沙的反擊》(1988),而《口袋裡的戰爭》的製作團隊卻沒有延續上述作品的故事,卻回到「一年戰爭」末期的故事舞台,相信他們是有意為當初的戰爭故事給予新的論述。

有別於之前多部高達動畫的設定,《口袋裡的戰爭》沒有許多機動戰士(Mobile Suit, MS)的激戰場面、也沒有任何新類型人異於常人的驚人表現,卻以平實和貼地的角度思考戰爭帶來的影響。當然故事也有一些新型MS設定,包括RX-78NT1和MS-18E京寶梵,但故事的主角卻是11歲的MS愛好者阿爾(アルフレッド・イズルハ)和年青的自護軍渣古駕駛員巴尼(バーナード・ワイズマン)在Side 6相遇後的一連串故事。

阿爾成長於中立地區的殖民衛星Side 6,對於這個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小孩子,軍人和MS卻是好玩刺激的遊戲和非常「型」的東西,而阿爾更是有別於其他小孩子而鍾情於自護軍的MS。後來阿爾遇上了巴尼,後者亦非甚麼MS的皇牌駕駛員,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自護軍人,因緣際遇被編入自護軍的特別部隊「獨眼巨人」:他們從情報中得知地球聯邦軍的新型高達已被運往中立的Side 6。於是獨眼巨人部隊潛入Side 6,然後一步步準備他們的突襲行動。

機智而又敢於冒險的阿爾因為碰上巴尼而「加入了」獨眼巨人部隊,然而部隊成員因為一次行動而全軍盡墨,只剩下了巴尼和阿爾僥倖逃生。倖存的巴尼得知如果無法破壞新型高達的話,自護軍就會以核彈將Side 6完全摧毀。這時巴尼面對兩個抉擇:(1)偷偷離開但Side 6的居民卻要無辜地被犧牲;(2)只靠那已損毀的渣古將高達擊殺,但是這個近乎送死的做法,巴尼可以成功的機會只是微乎其微。

忠心完成任務的巴尼
最終多番掙扎的巴尼決以本死的心完成任務,盡力拯救Side 6的居民。然而天意弄人的是:高達的駕駛員竟是巴尼心儀的少女克莉絲(クリスチーナ・マッケンジー),這對互相傾慕的男女在命運的驅使下成為戰爭的工具,各自為了完成任務在不知情下成為敵人。

更諷刺的是:當時自護軍準備發射的核彈原來已被扣查,Side 6根本再沒有被摧毀危機。他們已經沒必要再戰鬥下去,但是一切卻又無法制止:巴尼已經出發而未知事情的真相,這次高達與渣古的對決已再沒有任何意義,也成為了這次戰爭的最大諷刺。就是一切已結束了,巴尼在出發前留給阿爾的東西也再沒有用了。

這個故事名為《口袋裡的戰爭》,反映這場「小小的戰爭」已不足以影響「一年戰爭」的終局。年紀小小的阿爾親身經歷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傷亡,也在殘酷的真實戰爭中慢慢成長,打破了過去他對軍隊和MS的嚮往:就是獨眼部隊送給他的軍隊徽章也是偷聽器而已。


戰爭的殘酷
無疑藉著殖民衛星爭取獨立而發動戰爭的掌權者固然備受譴責,但是真實的戰爭中也沒有任何英雄,甚至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之分,正如巴尼在錄影帶中所說:「請不要因為這事而怨恨聯邦軍的士兵或高達的駕駛員。他們也是和我一樣,去做他們認為該做的事而已。」軍人其實只是服從上級命令而完成任務的戰爭工具,這正是戰爭帶來的真實和殘酷。這些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犧牲,更是一些無必要的犧牲。就如巴尼為Side 6的居民所犧牲的一樣:真相只有阿爾才知道,他沒有將一切告之克莉絲和其他人。但在其他人眼中,巴尼卻諷刺地代表著發動這場戰爭並造成巨大破壞的自護軍而已。

這套很富電影感的《口袋裡的戰爭》可算是眾多高達動畫中最悲壯而又令人婉惜的故事,也是當中罕有地出現「高達被打敗」的結局。這個震撼而又傷感的故事,透過一個在戰爭中小人物的犧牲,反映出戰爭帶來的悲哀和殘酷。

另一方面,故事中許多的角色也描寫得很人性化,很多細節的描述背後其實極有心思。整個故事既是發生在「一年戰爭」的末期,恰好也是12月聖誕節的時分。雖然已經是30年前的動畫,但是不少高達迷也會在聖誕期間再看一次,甚至將12月25日列為「巴尼陣亡紀念日」,為著他和阿爾的經歷而流淚,並從故事中再次明白戰爭帶來的殘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