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看生活事

主頁 » 2016 » 二月

Monthly Archives: 二月 2016

政治光譜的新形勢

NTE經歷了「遮打革命」和2017政改方案被否決後,香港人在政治光譜的流向逐漸出現微妙的變化。這些改變及影響也在近年的選舉中浮現。剛剛完成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參與「旺角黑夜事件」的勇武派候選人得到15%的選民支持,對於未來九月的立法會選舉,甚至日後香港民主運動的進程,似乎已有新的啟示。

不再相信「和理非非」
以往香港的政客主要分為「建制」和「民主」兩大陣營。後來民主派再分裂為傳統民主派和激進民主派,兩者被統稱為「泛民」。然而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從主權移交前的立法局直選,到今天思歪的「暴政之治」,特首的選舉仍然只是小圈子的選舉、立法會仍然被半數的功能組別所牽制,香港的民主發展彷彿沒有太大躍進,反之卻一步步被收緊和打壓。

不少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按奈不住,他們認為以往傳統民主運動「和理非非」的爭取方式,包括舊有的集會、抗議和遊行已經再無意義,當權者仍舊充耳不聞。這些新一代對於抗爭也有新的解讀:全盤否定現有制度、與泛民切割、沒有任何政治包袱或顧慮、不必按常理(傳統方式)出牌,只相信個人的判斷、不和別人協調、甚至可以沒有任何底線、認定「勇武抗爭」是面對「暴政之治」唯一立竿見影的出路。

後「遮打革命」的變化
粗略回顧「遮打革命」的發展,不難發現整場運動已不再是以往「由上以下」的發展模式。起初「佔中三子」提出「和平佔中」,搞了一年多仍然是商討而已,到後來雙學衝入公民廣場、928大批市民衝擊夏慤道、警方施放催淚彈、這場運動已經變成了不一樣的「遮打革命」。起初由雙學主導的「金鐘大台」亦無法駕馭部份佔領者的想法,旺角佔領區的取態和發展、衝擊立法會的行為、甚至運動後期出現的包圍行動,在在反映「勇武抗爭」成為在建制和泛民以外第三種的政治取態。

從保衛皇后碼頭事件開始、到反高鐵事件、反國教運動、「遮打革命」到了不久前發生的「旺角黑夜事件」,示威者參與抗爭及衝擊的方式逐步出現變化。傳統泛民政客已不能左右民間政治運動的發展,他們跟年輕一代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被後者牽著走:近年不少社會運動起初只由非政黨的民間組織或市民發起,泛民政客只有被拉著跟隨而行,甚至無法在運動中得到任何話語權。當然建制派卻認為這是相反的互動關係。

施加的壓力越大、反彈的力量也會越大,正好說明近年香港政治矛盾越走兩極化的情況。面對思歪的「暴政之治」,香港人的訴求只有不斷被壓下去,沒有任何舒緩的渠道,頂多只能在網上社交媒體多給一個「嬲嬲」,然而這些無法消除的怨氣已慢慢衍生出更多激烈的抗爭行動。

「和理非非」被推向「中間化」
從前那些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香港人,如今已不知不覺地「被中間化」——同時被兩極的立場邊緣化,既被建制派標籤為勇武派的催生者、同路人或幫兇;同時又被勇武派視為左膠,甚至是另一種「港豬」。當香港人面對的壓迫越來越大,新舊年代的香港人不斷出現輪替,在政治光譜其中一端的「勇武抗爭」將慢慢壯大,成為建制和泛民以外第三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相對地仍然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卻被推向政治光譜內的中間派。

這些「兩面不是人」的中間派,他們的政治取態被兩極視為模糊不清而不能左右逢源,可以繼續前行的路也越來越窄。這次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一些標榜為「中間派」的候選人,他們合共的得票比勇武派的唯一候選人的得票還要少,當然他們的政治立場究竟是否真的中立也是成疑,這也反映希望立於中間路線的政客可能只在建制和勇武激進之間二擇其一,從而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

本土不一定要勇武
當香港人的身分、核心價值、意識形態不斷被「陸化」,保護本土價值的意識也會起來反抗。然而本土和勇武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保護本土卻不一定排斥「和理非非」,「本土派」的標籤也從來不是勇武抗爭者的專利。記得投票前夕再看了《馬丁路德金 – 夢想之路》(Selma)一次,片中金牧師為了黑人民權付出努力、被捕、入獄、內心也曾出現許多掙扎和攻擊,卻仍然堅持自己爭取背後的信念。

今天的香港人,究竟要選擇「勿忘初衝」?還是「勿忘初衷」?

延伸閱讀
假才子:[觀察]本土崛起 香港政黨體制第三次大變
張翼:「和理非非」V.S.「勇武派」——由雨傘革命看香港民主社運路線的分裂與衝突

昔日石敬瑭‧今日689

China Map - 16 States早在思歪上任之初,練乙錚曾以「契丹/石敬瑭」模式形容思歪政府的管治。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諳中史的我也在網上尋找有關石敬瑭的歷史。

石敬瑭(892-942)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936-942年在位。他的祖先為中亞人,從沙陀移居太原。926年石敬瑭協助後唐明宗稱帝有功,招為駙馬,歷任多鎮節度使。933年明宗死,後唐閔帝繼位。934年閔帝討伐叛軍李從珂失敗逃到衛州,向石敬瑭求援。石敬瑭的部下把閔帝的下屬殺盡,將他安置在衛州。最後閔帝被李從珂派人殺死。不久李從珂自立為後唐末帝。936年石敬瑭叛變。末帝以張敬達招兵三萬攻打石敬瑭。石敬瑭領軍堅守,卻面對糧草問題。

引契丹為援軍、奪後唐天下
石敬瑭與部下共商解救之計,決定引契丹為援軍,奪取後唐天下。石敬瑭給契丹起草奏章,提出稱臣於契丹,並向契丹遼太宗行父子之禮,答應事成後割讓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的土地。石敬瑭的部下曾向他進諫三思,但石敬瑭帝夢心切,聽不進去。

936年9月,遼太宗親領五萬軍隊援助石敬瑭,後唐兵敗。936年11月,遼太宗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每年納歲絹三十萬匹。石敬瑭並稱比他小十歲的遼太宗為「父皇」,自己稱為「兒皇帝」,並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即今日北京、天津、山西及河北北部一帶)割讓給契丹。

跪求契丹
石敬瑭被「冊封」後,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以大量金帛送給遼太宗,請求立自己為帝,提出自己攻佔洛陽,與契丹締約為兄弟之國,並讓石敬瑭鎮守河東。石敬瑭聽聞後十分恐懼,派部下到契丹軍營哀求遼太宗收回成命,遼太宗最終答應。

不久楊光遠殺了張敬達向契丹投降。於是遼太宗與石敬瑭一同帶兵南下。趙德鈞與兒子率先逃走,其他將領相繼逃跑,士卒大潰。最後趙德鈞父子向契丹投降。石敬瑭繼續向洛陽前進,後唐軍隊紛紛投降,末帝登上玄武樓自焚,後唐滅亡。

割讓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雖得天下,然而多個藩鎮仍未臣從,結果國內戰火連年,國庫虛空,民間貧窮,但是契丹仍然貪得無厭。而石敬瑭對於契丹更是千依百順,每次書信來均以「上表」的文體以示君臣之別;每次契丹使臣來到中原,石敬瑭更是拜受詔敕;凡大時大節更會送贈奇珍異物予契丹,禮物數目多至排成長長車龍。

然而最致命卻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此乃中國北部的天然屏障,地勢險要,割讓後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之下,成為日後契丹南擾的有利條件,嚴重破壞北方的社會經濟,禍害連年。後來宋太宗曾兩次大規模北伐,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沒法成功。

石敬瑭的現代詮釋
以史為鑑、借古諷今。今天的思歪也就是現代版的石敬瑭嗎?

昔日石敬瑭乞求契丹強大的軍事支援,結果打敗對手取得天下。當日思歪揭力爭取「入閘」,再以快而狠的手段打擊競選對手,最終得到中共高層支持而成功上位,靠著的不是個人的實力,卻是中共高層發功才得到689票當選。競選期間的所見所聞更揭示了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殘酷。

上任前他接受報章訪問,侃侃而談發展深圳河以南邊境的土地成為「特區中的特區」,為香港和深圳經濟融合的樞紐,讓內地人和外國人免簽證進入。他提出放眼整個珠三角發展,背後考慮卻是中國整體發展的經濟利益,從大嶼山、新界東北、元朗洪水橋、天水圍、邊境的土地,到港珠澳大橋、深港高鐵、機場三跑道的興建,這些在香港西北面一帶的地區,已成為未來香港發展的重心,完全配合深圳的前海、澳門的橫琴和廣州的南沙一帶的新發展區域。

滲透式的「被陸化」和融合
今年在施政報告中思歪重覆又重覆地提及「一帶一路」,香港將提供發展上的配套支援,並以十億元獎學金資助「一帶一路」的學生在香港深造進修。還有當初思歪政府試圖開展的國民教育、資助香港學生到中國交流學習、近日建議的本地課程學習簡體字、網絡23條,甚至在「旺角黑夜事件」後有關23條立法的討論等……名義上沒有任何割地賠款,實質上卻不斷將香港融合於中共建構的大中華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中,將香港「被陸化」成為中共的直轄市,一切彷彿是中共答應支持他的交換條件。

後世學者一般認為石敬瑭是漢奸,不過石敬瑭本來就是沙陀人,移居到中原後成為漢化胡人。再看今天的思歪,同樣是中共在香港培植的政客,卻甘願向中共高層俯首稱臣,盡顯身為中共黨員而生存於這個專政體制的意識形態。

延伸閱讀:
練乙錚:論按「契丹/石敬瑭」模式成立的梁政府
後晉高祖石敬瑭

以「大亂達到大治」?

CY Leung 8經過主權移交後十多年的管治,特區政府已把香港弄得天翻地覆。打從思歪上台以來,香港正式進入「暴政之治」。面對著這個陰險詭詐的中共政客,有香港人選擇勇武抗爭,以「革命」對抗暴政。

然而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覆著,日前看罷一篇節錄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的文章--〈毛澤東為何搞「文革」: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深感文中一些內容值得香港人思考再讀,好讓我們面對「暴政之治」時能以史為鑑。(註:下文有關文革歷史的資料均轉錄自金氏著作的部分內容,為免行文出現累贅而不再重覆說明引文出處。)

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
1966年7月,身在武漢的毛澤東(1893-1976)寫信給江青(1914-1991),提及他對文革的戰略設想:「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現在的任務是要在全黨全國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後還要有一次橫掃牛鬼蛇神的運動,爾後還要有多次掃除。……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認真的演習……。」

「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可算是毛氏對「亂」的問題得出的結論。在他心中,當時中共處於堅持「走社」或「走資」的關鍵時刻,涉及中共建國以來前途命運。毛氏認為要下定決心,「用非常的手段,把群眾充分發動起來,形成巨大的衝擊力量,甚至不惜以打亂黨和國家正常秩序為代價,才能摧毀中國出修正主義的社會基礎,建立起一種新的秩序。」毛氏相信縱然「大亂」造成種種損失,但整體而言為了達到「大治」,付出如此代價也是值得。

紅衛兵--從年輕人的參與開始
毛氏以大字報和紅衛兵為發動文革的兩大力量,其中紅衛兵的出現也從中學生開始。1966年6月24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有自稱為「紅衛兵」的中學生貼出《無產階級革命造反精神萬歲》的大字報:「革命就是造反,毛澤東思想的靈魂就是造反。」

可見年輕一代正是毛氏銳意招攬的對象,而他亦曾經說過:「文革中這些群眾主要是年輕人、學生,正是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 1888-1959:五十年代美國國務卿)們寄託和平演變(Peaceful Evolution)希望的最年輕的一代。讓他們親身體驗鬥爭的嚴重性,讓他們把自己取得的經驗和認識再告訴他們將來的子孫後代,一代一代傳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預言在中國難以實現。」

發動群眾的謀略
另一方面激發群眾投入文革也是毛氏的謀略:「我考慮發動群眾。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給群眾,讓群眾在運動中受到教育,鍛煉他們的本領,讓他們知道甚麼道路可以走,甚麼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我也準備它失敗。現在看來群眾是發動起來了……。」

1966年8月中共第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提出「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亂子。毛主席經常告訴我們,革命不能那樣雅致,那樣文質彬,那樣溫良恭儉讓。要讓群眾在這個大革命運動中,自己教育自己,去識別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那些做法是正確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確的。要充分運用大字報、大辯論這些形式,進行大鳴大放,以便群眾闡明正確的觀點,批判錯誤的意見,揭露一切牛鬼蛇神。」

毛氏藉文革進行全面的階級鬥爭,從上而下再從下而上,建立只效忠自己的紅衛兵,打擊黨內異己,包括劉少奇(1898-1969)、鄧小平(1904-1997)、甚至是後期的林彪(1907-1971)等中共高層。當日紅衛兵對「革命」充滿熱情,以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革命行動」,相信藉著破壞可以帶來建立。結果因為一個「鬥」字,文革成為中國史上破壞力驚人的政治運動。

不要「壓制群眾」
文中又提到1966年《紅旗》雜誌第13期的社論,提出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如果繼續過去的錯誤路線,重覆壓制群眾的錯誤,繼續挑動學生鬥爭學生,不解放過去受打擊的革命群眾,等等,那就是對抗和破壞十六條。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夠正確地進行鬥批改呢?」

但社論沒有明確說明何為「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卻變成只強調反對「壓制群眾」的言行。於是文革中任何過激和不法行為都不會被加以約束,否則會視為「壓制群眾的錯誤」,結果成為被圍攻和批鬥的對象。

還有一些「群眾運動天然合理論」,那是來自文革初期(1966年10月25日)林彪一段強調群眾運動的自發性說話:「革命的群眾運動,它天然是合理的。儘管群眾有個別的部分、個別的人,有『左』有右的偏差,但群眾運動的主流總是適合社會的發展的,總是合理的。」

借古鑑今--依然相信「和理非非」
經歷了「旺角黑夜事件」,個人其中的關注是對香港政治發展的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只以示威者的衝擊行為作為道德判斷的單一界線,背後卻隱藏著香港社會的政治矛盾,思歪的「暴政之治」引發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反響,同時過去警方處理示威者的手法亦引起不少香港人不滿,促使部份人選擇勇武抗爭。

顛倒是非的思歪政府將歷時七個月的「六七暴動」視為「騷亂」,卻將只在一晚發生的「旺角黑夜事件」定性為「暴動」。事實上「旺角黑夜事件」並不等同於「六七暴動」,甚至不能與中共發動的文革相比。但今天我們卻要防備香港當權的中共政客繼續以「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藉亂世成為個人政治的籌碼。

個人理解勇武抗爭出現的誘因,思歪政府實在不能迴避其管治責任,然而當我們譴責思歪的「暴政之治」時,我們也要坦然反思勇武抗爭帶來的影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是解決香港問題的出路,反之卻被「暴政之治」所利用。個人仍然相信和堅持以「和理非非」對抗「暴政之治」。

香港人需要Soul Searching
去年4月美國馬里蘭州(State of Maryland)的巴爾的摩(Baltimore)發生自1968年以來最大的騷亂事件,示威者損毀警車,向警察投擲石塊,甚至出現搶劫行為。最終多名警察受傷,過百人被捕,馬里蘭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巴爾的摩更要實施宵禁。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警方和社區都需要 “Soul Searching”。

奧巴馬認同騷亂的出現源於社會累積的各種問題,但都不能作為示威者犯罪的藉口,警方和社區都需要 “Soul Searching”: “I think there are police departments that have to do some soul searching. I think there are some communities that have to do some soul searching, But I think we as a country have to do some soul searching. This is not new.” 奧巴馬指出問題要從改善社區、教育、就業培訓等根本性的解決,不能只把問題丟給警察。如果只是派出警察處理問題,而不是幫助改變社區,讓那些小孩有機會,問題將無法解決,也會一再陷入警察與社區發生衝突的惡性循環。

或許今天香港人也需要Soul Searching,好好思考我們面對「暴政之治」而當走的路。

延伸閱讀:
〈毛澤東為何搞「文革」: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

「旺角黑夜」的悲哀

新年流流,從電視新聞看見這些警民衝突的畫面,彷彿新一年剛剛開始,香港卻處於「法、理、情」的失控狀況。

怒火下的警民衝突
從小販在街頭擺賣的問題開始,然後警方到場執法、群眾聚集反對,事件從起初的衝擊事件演變成警察用鎗指向示威群眾及向天開鎗、打壓及驅散示威者;然而示威逐步升級演變成騷動:群眾在旺角多處縱火、向警方拋擲磚頭、追打部份沒有裝備的警察、混亂中雙方各有受傷,甚至波及電視台的攝影師。

看看騷亂發生的背後,當權者站在維護建制的既定立場,繼續自持「執法有理、打壓異己」的管治思維,以為大權在握,市民只可以選擇順服;另一方面那些備受壓迫的一群,他們以為一切已經走到絕路,也不甘於向強權折服,唯有絕地反擊,重演《水滸傳》的落草為寇、迫上梁山。

警民對立、思歪得利
然而當警民衝突越演越烈,未來香港的政治形勢卻變成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香港版:警民對立、思歪得利。一切都變成當權者施以嚴厲打壓的藉口,也合理化了他們壓制異己的手段。

當權者不斷施以嚴厲打壓、執法者擔當維護法紀的角色,卻成為了勇武派衝擊及發洩的對象。他們企圖發動激烈的衝擊行動,卻不自覺地配合了思歪的高壓管治。然而最後究竟誰人在亂世中得勢?記得三星期前曾經寫過的一段:

「從上任的第一天開始,思歪一直銳意激化建制與反對派之間的矛盾、官員任命完全親疏有別、也將任何反對特區政府及中共管治的香港人,從溫和的反對立場到激進的本土派別都視為破壞社會的安定和諧,同時或明或暗地吸納建制的支持者--不少曾經大力參與反對『遮打革命』的政客陸續被論功行賞。製造對立的矛盾,試圖在分化及撕裂的香港形勢中漁人得利,這是思歪為了保住特首之位的不二法門:面對更多激烈的反對聲音,更加需要像他那樣強硬地壓制反對者的特首。」

思歪十年?
或者我們不能只著眼於衝突中的誰是誰非,事實上雙方的衝突已經變成了「法、理、情」的失控狀況。從昨晚到今早看罷「旺角黑夜」的狀況,令我更加相信「思歪十年」似是越來越近。早已預計思歪必定出來嚴厲譴責騷亂事件,大力肯定嚴厲執法的需要,進一步強化政府維護穩定、警方維護法紀及治安的重要性,高壓管治成為他們出師有名的機會。

事實上思歪早已在心中暗笑:當日「遮打革命」沒有出現的混亂情況昨晚爆發了,建制中的強硬派終於等到這次打壓異己的機會。這個中共政客就像惡魔一樣,將示威者視為無惡不作的「暴徒」,一方面授權警察嚴厲打壓他們,收緊執法的酌情權,從中激發社會的怨氣和憤怒,結果引發了這次「法、理、情」的失控場面。當警察只有無可選擇地在執法的過程繼續打壓抗爭者,思歪政府的強硬施政卻將憤怒的勇武派引向執法者衝擊及發洩,兩者的矛盾被激化及升級,最終思歪得以連任之路又邁進了一大步。

綜觀世界的歷史,我們會譴責希特拉、毛澤東等野心家藉著戰爭達成個人的政治目的。不幸地今天香港的特首也是同一類人。更可悲的是:如今香港轉向黑面(trun to Dark Side)的狀態更是難以挽回。

延伸閱讀:思歪十年?

幫阿女開生日會?咪搞!

知道這個題目將會得罪不少家長,不過這確是我為人父親後的真心話,也慶幸自己依然沒有破戒。

因著阿女的緣故,出席過一些阿女的同學仔生日會──人家賞面邀請出席,總不能如此不識抬舉。事實上阿女亦樂意藉此機會和同學們又食又玩,不過參與過程中卻又令我大開眼界。

大開眼界的生日會
記得第一次參加這些活動是阿女兩歲時的同學邀請──兩歲已開始有大型生日會。當然出席同學的生日會也要買份禮物給別人的孩子,這也是一般的社交禮儀。卻沒有想過我們竟會收到同學仔的「回禮」,情況就像出席一般婚宴收到主人家的「回禮」一樣:簡單一份小小禮物也有、大大份特別為阿女而設的也有。只是大鄉里出城的我從來沒有想過:小孩子的生日會也要如此講究!

場地安排方面,「入門級」的生日會通常在「牡丹樓」舉行:由司儀、遊戲、切蛋糕、小禮物、食物供應到場地佈置也是「一條龍」的安排。至於若要再升一級,有些父母也會選擇在屋苑的會所舉行。自己居住之處也有一個小型場地可供生日會之用,然而當我見識了人家屋苑會所的規模、設施的完備,心想還是獻醜不如藏拙好了。事實上不少居住環境缺乏高級會所的父母,他們甚至從不同渠道四出借用這些會所場地,為的只是給孩子一個「美麗的回憶」。

同時為了增添生日會的歡樂氣氛,少不免也有一些場地佈置。有些父母也會在場地租用一些小型遊戲設施、甚至聘請一些魔術師或小丑表演,並且也有一份詳盡的流程表。差不多一般宴會活動具備的安排,父母也會落力準備,不過這些東西的花費一點也不便宜!

生日會背後的考慮
若要舉行這些生日會,自然也要考慮請客的名單:從小朋友父母的親戚朋友、同班的同學仔,隨時請漏其中一員也會「順得哥情失嫂意」。遇有待慢任何一方或招呼不週,恐怕成為別人的話柄,甚至徒添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記得許多年前寫過一篇《父與子》:這是一套六十多年前的「粵語殘片」,此劇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父親不惜借錢為兒子搞生日會,只為可以製造機會攀龍附鳳,但最後卻被同學們嫌棄而付諸流水。個人十分欣賞當年這套電影能夠曉以大義警惕家長這種「非常」的做法。

當然今天我們不會以為一個生日會可以帶來甚麼上位的機遇,然而今天我們已不自覺地把「小孩子是主人翁」的想法無限地放大,甚至以此肯定自己努力為孩子的付出及犧牲。事實上過於物質化的慶祝卻會造就了小孩子以為一切也是必然和來得十分容易,漸漸卻又不懂珍惜眼前擁有的事物。

或者當我們一頭煙地努力為孩子準備一切時,究竟他們生日當天的願望是甚麼?可能只需在公園遊樂場內玩一天,甚至只是父母們多一點時間陪伴他們,卻已勝過許多實質的東西。或許不同的父母也有不同的價值觀,我也不敢胡亂批評人家的想法。只是當我想到要為阿女搞生日會時需要顧及的事情,個人的選擇還是買一個小小的蛋糕和她分享,彼此感恩一番就已經很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