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看生活事

主頁 » 2015 » 十一月

Monthly Archives: 十一月 2015

《差一點我們會飛》

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2終於看了《哪一天我們會飛》。雖然未至十分沉重,但仍然因著電影的內容而充斥著那一份無奈及無力感。

表面上似是一貫「理想與現實」的勵志片:人到中年的盛華與鳳芝過著淡而無味的生活,男的埋沒於現實工作中,兩人的關係亦已亮起紅燈。偶然一次同學聚會鳳芝記起中學同學蘇博文,於是她再次重返母校,尋找昔日中學時期的回憶及點點片段,最終也和盛華重拾昔日初衷,再次在天空翱翔。

電影的訊息似是表達我們勿忘初衷,莫因現實的困境而放棄昔日的青春夢想。不過當我們將故事放在香港近二十年的處境,尤其我們這些跟導演黃修平生於同一個年代的香港人,親身體驗九七主權移交前後的變化。看到導演一些細節的安排,卻發現電影「隱藏了」不少香港人從過去到現在社會帶來的轉變。

香港人的抉擇
主角們的年青時代設定於九七之前幾年,面對未來大時代的變遷,當年的香港人何去何從?主角們提及的名字:偉業、瑪莉、永達、大傑、秀麗、樂敏,都是來自九十年代達明一派的《今天應該很高興》,電影中的他們不少已經移民走了。而已定居英國的爸爸也向鳳芝提出到英國讀書,只是她卻選擇留下來--離異的爸爸(英國人)曾經騙過她們,並且她的媽媽(根)仍在這個城市,正好代表不少香港人面對九七的取向。

故事的三個主角因為飛行學會而結緣,盛華和博文同時喜歡了鳳芝;手工王盛華主意多多,心繫設計的他明白外國的天空距離現實很遠,故只能考慮本地的大學作打算。而他被老師安排負責學校開放日的「玫瑰園」建設--那是當年殖民地政府為了挽回香港人的前途和信心危機而定下的十大基建項目。基於當時香港的經濟和管治狀況,不少人相信九七後固有的優勢和制度可以延續下去。盛華的角色設定代表當年香港人的務實想法:投入於未來的建設發展,將一切寄託於香港未來。

舊有的去了,夢想也不再?
另一個主角博文卻認為「香港唔係一個俾人發夢嘅地方」,他很想和鳳芝一起去英國,希望以個人的天賦延續投入飛行學會的夢想:成為飛機師帶著鳳芝一起在天空翱翔、環遊世界。博文在九龍城的唐樓天台分享自己的想法,配上舊機場的環境不時出現飛機的升降,彷彿是只有過去的香港環境仍能燃點起我們心中的夢想,但今天一切已經變了--機場在主權移交後也搬到赤鱲角了。就是最終博文的去向,也間接地表達了香港人曾經期望和追求的夢想,已在「香港民情出現逆轉的那一年」以後就已經破滅了。

當年盛華和博文同時在學校開放日前向鳳芝發出邀請:結果在機緣巧合下,鳳芝在盛華設計出來金光燦爛的玫瑰園(香港的未來)前作了抉擇--相信「盛華」可以為她(香港)帶來美好明天。長大後的鳳芝也現實地將環遊世界的夢想寄託於旅行社的工作,然而如今盛華已經五年沒有和她去旅行了。

夢想計劃書
片中英仁書院的同學要完成一份「夢想計劃書」,當中有人想去跳舞、有人想做香港的馬勒當拿、有人想拍電影,只是計劃書卻要求列明不同的考慮:行業前景、經濟效益、可行性評估、回饋價值等。結果為了符合功課(實際)的要求,想跳舞的選擇了會計,足球員也變成了健身教練。彷彿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今天大行其道的生涯規劃可以跟我們心底裏的夢想是完全兩碼子的事,偏偏社會卻要我們如此規劃夢想。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不是香港獨有的處境,然而近年香港大環境的轉變卻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回看我的人生從來沒有甚麼偉大理想,也務實地明白太空人、飛機師、律師、醫生都是我遙不可及的事情。只知道安分守己,盡力在生活中活出自己,那已是很不錯了。昔日的我在殖民地年代大學畢業,然後再花了三年時間尋覓人生的路向。那時的我雖然不具甚麼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卻相信香港之大仍然可以在理想和現實的夾縫中走自己的路。只是最終還是進入了建制的架構中。

看著「此事此處此模樣」的香港,我們仍然可以敢於向夢想進發?還是早已埋沒在現實生活中?盛華的現況叫不少中年的香港人再次思考:今天我們是否已經隨著大勢所趨,完全沉淪於強國人的喜好,放棄了生活的一切事情,甚至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當盛華再次與那上海女子會面,卻發現兩人相遇的記憶已被自己當初認識鳳芝的情景取代--勿忘初衷,那才是他心底裏渴求的東西。

深刻的一幕
不少人覺得電影最感動的是許多飛機在獅子山下飛翔的一幕,也叫人聯想起去年的「遮打革命」。然而個人的感動位卻是博文為了鳳芝,也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付上了努力,並且他成功做到了。只是當長大後的鳳芝和盛華知道事情真相後,幾分鐘後已轉到兩人再次一起著手在山上放飛機,似乎舖排得有點「太快」,甚至有點倉卒。那是因為片長的緣故?還是會有另一個「導演剪接版」?

近期上映的除了《哪一天我們會飛》,還有在台灣大賣的《我的少女時代》。後者固然拍得十分「悅目精彩」,然而故事的層次卻是前者對我們的處境有更深刻的描繪。《哪》片沒有直接談及今天香港的政經困局,也許是基於電影發行商的商業考慮,然而當觀眾細心留意,卻會發現細節中暗藏著的「政治設定」,說明此片並不是「飛一般」的青春勵志片。

不必羨慕只有台灣才有《那些年》或《我的少女時代》,縱然香港的本土電影市場已經不斷萎縮,但我卻感激黃修平願意為香港人完成了一齣有意思的本土電影。據知此片原本的名字是《愛的根源》,到後來的《差一點我們會飛》,然後發行時再修改為《哪一天我們會飛》。而《差一點我們會飛》也成為了電影主題曲的名字,正好表達了對於香港的那一份遺憾、無奈及無力感罷。